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玄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2267章 烧煤

“制台啊,虽然这里的国王并不信仰佛教,但是他还是想要瞻仰一下天朝的人物。151txt.com您看?”

“不见。”朱由检一口回绝。

“您看...”

后面的邵纲见朱由检回绝之后这家伙还不知好歹,立刻便上前一步拦在两个人中间:“见制台是天朝开恩,不是定例,你要搞清楚。大義战的路上,奇奇怪怪的酋长比蘑菇还多,制台哪有空一个个都见过来?让木骨都束的酋长一边歇着去吧。”

他又一指前头:“我问你,距离驿馆还有多远?你已经带我们从码头走出来了。你不在地上铺地毯也就罢了,竟然还让制台自己走出来?这地方灰蒙蒙的,制台是万金之躯,两脚怎么能沾着地?还不快抬轿。”

朱由检回头朝着邵纲的瞧了一眼,又朝着杜圳瞧了一眼。邵纲当即会意,退后了一步——临退后前还瞪了杜圳一眼。

“唉~~罢了罢了。”朱由检摆了摆手,“邵指挥你就给他个面子吧,他也是救人心切。”

“是。”邵纲站在原地,双脚并拢微微点头。停下来时,后头几十个锦衣卫也像拉了闸似的立在原地。点头致意后,邵纲又迈开步子走到朱由检身后,锦衣卫又一齐开始朝前走。

杜圳当即便反应了过来——这么走路已经是让朱由检给了天大的面子。且不说走多远,朱由检竟连仪仗都没有摆开,没有让锦衣卫在前头鸣鞭敲锣开路,连肃静牌都没有打出来。

杜圳本来还觉得自己被轻视了。但这么一想,他就又感受到了大明的慈爱,慈爱得让他这个跑来跑去不知道主人是谁的野生犬都感受到了狗屋的温暖。这是只有在屋檐下才能察觉到的温情啊~

“抱歉,制台,是我考虑不周...您的驿馆就在前方。本地的酋长无缘能见您,那他的贡品和称臣的表文能否呈上?”

“呈上来吧,我扫一眼,然后发回国内。他去不去南京朝拜?”

“他说下次一定去。”

“那就是不去喽?行。他还算有诚意,让他明天早晨来见我,等锦衣卫的通知。我先给他封个游击将军。别的,礼部明年会派人来一并封了。”

“多谢制台,多谢制台,那我就这么通知他。”

“哦,对了。”朱由检忽然回头,“船队要加给养,加水,还要加煤。得是精选煤知道吗?水洗煤不行。”

“您等等,我记一下...精选梅是什么?能吃吗?水洗后才能吃吗?您是要酸的还是...”

“不是梅,是coal,能烧的那种。”

“‘靠’?还能烧?哦!那个啊,矿井里头挖出来的?石炭?”

“你总算明白了,还得我绕一道弯和你解释。”

杜圳立刻弯腰九十度:“让您屈尊说蛮文真是鄙人的失职...还请制台宽恕。”

“罢了罢了,我就问有没有?”

“有,但您要多少?”

“先来个三万六千斤吧,我看灰分达不达标。”

“多少?!”杜圳的眼睛都瞪了出来。

“四万斤啊。你们没有?”

“我打算上药房给您去抓,这里的波斯医生也有这一味药...您要四万斤?四万斤煤上哪找去啊?!莫说是木骨都束,您把方圆千里掀个底朝天都找不到。您要是真需要,我们可以前头,把波斯的国库倒空,应该能倒出来四五万斤的煤。”

“你们怎么弄个煤都这么费劲?”

“因为煤这东西有毒,不如炭方便...”

“那炭呢?”

“几千斤好找,四万斤实实在在是找不到。”

“唉,真是没用。”他把杜圳撇在一边,回头走到郑成功身前:“新麻烦来了,他们没有煤。你有什么主意?”

“现在开煤矿太迟了,他们没有小半年开不出能用的煤。我建议让葡萄牙人在所有的中转站都修建煤仓,然后我们从国内运煤到海外囤积。”

“也只能如此了。”朱由检看了一眼远处岸边的宝船,宝船的桅杆远比城中任何一处建筑都要高,让他在哪都能望见。

“你觉得,我们到底要多少煤才够用?”朱由检问。

“烧煤的也就那么两三艘船,煤多了还容易受潮,我看每个港口摆十万斤就够用了。然后挑几个关键的港口——横须贺算一个,然后是龙牙门、孟加拉、果阿,还有亚丁,这就差不多了。现在急用,我马上就从南洋调煤来。”

朱由检拍了拍他的肩膀:“在调货这方面,你是最有用的。”

“郑家就是干这事的嘛——你是没经历过封建割据的时代,要不然你会更需要门路广大的商人。当年千利休就拉着一大堆杂货去丰臣秀吉那里卖,摆得琳琅满目,简直是...”

“然后就把泡菜坛子当茶壶卖给他?”

“咳咳...”郑成功咳嗽了一声,“你可以忽略茶壶。”

“忽略?要真出现那种情况,你怕是不知道要卖多少茶壶过来。不说别的,就说那门炮——我给朝廷200两一门,你呢?”

“我们也是受害者啊!荷兰人坑我们的时候6000两一门,我们转手卖给朝廷也不能赔本不是?你要怪就去怪荷兰人。这和千利休两码事,千利休收货的时候就知道那是泡菜坛子。”

“行了行了,不说别的。煤你开个价吧?”

“不要钱,不要钱。”郑成功摆手道。

“不要钱?那你要什么?”

“你给我发个胡椒的特...”

“特许状的没有。”

“那就老规矩,我运煤,你发茶引。”

“成交。”朱由检一口答应,“这才是好买卖。”

朱由检就猜到他会提这个,因为这是老套路了。当年盐引就是这么来的——边关需要粮,朝廷又不想自己耗费巨资运粮,就干脆把开食盐专卖的资格债券化,印成“盐引”发出去。

这是个妙计。朝廷少花钱,商人多赚钱。那最后吃亏的是谁呢?当然是谁买盐谁吃亏,运费都折算进去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