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54看书 > 玄幻 > 大明:征服天堂 > 第2423章 沟壑

当日清晨,薄雾,奥朗则布的大军列队出城。w61p.com

和往常不一样的是,王师并没有在三天的时间里挖好全套的金刚郭。

贝拿勒斯附近的土地是典型的印度式土地,这里靠近恒河,土地松软而潮湿。酸性的土壤呈现赤红色,贫瘠得连矮树都没长几颗,杂草倒是长得旺盛。

这里的土壤很适合稻作,也只适合稻作。王师在附近根本就打不到足够的柴,也就没法现场做柴束。

修建工事的时候需要沙包和柴束混合来使用。柴束可以用来加固坑道,也可以迅速为沙包提供框架。没有柴束的时候,不可能光用沙包去堆阵地。只有一战的时候才需要那么多沙包,这年头只要修道矮墙就能拦住陆战的加农炮了。但矮墙需要塑形,所以柴束有时候比沙包更重要。

若是花时间收集柴束,倒也不难。只是现在敌情不明,朱由检并不想贸然把步兵散出去打柴——毕竟,朝鲜人的命也是命。要是奥朗则布派遣骑兵溜出去抓人,一小队骑兵就能劫杀大几百号人。

无奈之下,也就只能不挖坑了。

照理说这种地方是比较少的,朱由检也想不到在水源充沛的地方竟然也找不到足够的建筑材料,他以为只有在沙漠里才会碰到这种情况。但问题并不大,因为这次朱由检还带了全新的玩法。

车营,这种令人怀念的老东西再一次出现在了明军的阵中。它上一次出现是为了对付蒙古人,这次出现也还是为了对付蒙古人。

只是,上一次的车营和这一次的车营大不一样,上一次的蒙古人也和这一次的蒙古人大不相同。但车营的原理没有变。依旧是转为绞杀蒙元余孽而设计。

和过去一样,朱由检让战车环列成阵,用沙袋加固,把大炮直接架设在战车上。步兵依托环列的战车结阵,为车上的火炮提供掩护。骑兵则在阵中等待时机,一般是最后收尾才会出场。

“哦!原来是这样,原来摩诃震旦的是这样作战的!”舒贾头一次见到车营,大为震惊,因为他看不懂。和“摩诃震旦”的其他东西一样,舒贾看不懂这是在干什么。

但既然是摩诃震旦的,那越是看不懂就越厉害——至少舒贾是这么认为的。以前的东西全都是这样,陶瓷、丝绸,都是越看不懂的才越厉害。

虽然全都看不懂,但有一点最让他看不懂:

“凤凰王大人,您为什么要让步兵站在战车的外侧?难道不应该让步兵站在防线里头?”

朱由检微微一笑,没有回答——这可是秘诀。

为什么要让士兵站在战车前面?这其实不是朱由检的独创,以前就一直是这样,正确使用的车营就应该是这样。

历史证明,见敌就龟缩永远不是个好招数。哪怕是平戎万全阵,也在后期经历了大改,增调了骑兵和其他机动力量。而车营在戚继光手上从来就不是龟缩的龟壳,而是打防守反击所需的纵深。

戚继光的车营遇到蒙古人时就会结阵,用火炮先把敢于冲锋的愣头青蒙古人轰个七零八落。若是有侥幸冲到阵前的,就由长矛手将其绞杀。等胜负已定,阵内的骑兵再侵巢而出,追杀残敌。

虽然戚继光死后的一段时间,有不少明将把战车当作移动的城墙来用,但战车并不是移动的城墙,战车是移动的“长城”。

城墙和长城的区别就在于,城墙是为了把敌人拦在外面,而长城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敌人拦在彻底拦在外面。他虽然看起来是城墙,但他实际上是“沟壑”。它的作用不是防御,而是“迟滞”这是两个时代的的战争策略。

长城就是一道“沟壑”,长江也是沟壑。他们的价值不在于拦住敌人,而在于迟滞敌人,使敌人通过的时候必须收束于一点。

大明的边界有千万里之广。若是没有城墙,蒙古大军浩浩荡荡杀来根本就没法挡。但有了长城,蒙古人再想南下就得先破墙。如此一来,战场的主动权就会易手——有战略机动优势的蒙古人被迫收缩兵力于长城附近,明军就可以集中力量和蒙古人进行会战,而非打游牧大军所擅长的运动战、遭遇战。

而在会战中,蒙古人根本就打不动明军的军阵。任他来多少骑兵,撞在火枪和大炮上都是个死。火器时代,注定是游牧大军退出历史潮流的年代。谁在这时候搞骑兵大冲锋,谁就是在逆历史潮流而动。

只要有沟壑来迟滞,蒙古人就绝不是明军的对手。这招“沟壑”的策略百试百灵,放诸古今中外皆准。罗马人用过,波斯人用过,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还在用。战略和战术上全都可以用。

战术上,这就是铁丝网——堑壕战中铁丝网固然可以工兵钳破除,但工兵只能破除一个点。工兵破除哪里,步兵就得从哪个缺口向前,守军只要朝那个缺口倾斜火力就能把成百上千的步兵压制在地上动弹不得。

战略上,以色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依托沙子做的巴列夫防线据守,结果被埃及人用高压水枪冲垮——肤浅的人会认为这是战争中的笑料,然而战场上的埃及人绝不会这么想。巴列夫防线不止是那一道沙子墙,背后还有十几公里的纵深。埃及人冲哪里的沙子就得从哪里进攻,翻墙后根本就没法展开部队。

埃及大军花了6天才突破这条只有两个欠编旅守卫的“沙堡”。6天后以军主力南下,万事皆休。

虽然朱由检也不排除日后在国外也构建战略性的长城来迟滞敌人,但这里的车营还是只做战术用途。排列于战车外的步兵担负着关键性的迟滞作用,而步兵外围还有柴束捆扎的拒马,是迟滞中的迟滞。拒马外头还有撒了铁蒺藜,是迟滞的迟滞的迟滞。

外头隔了三层,最里头的炮兵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力优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